《 空中接口学园 》
>>   在线学园
>>>>  《LTE教程:原理与实现》写作背景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13 10:34:04
【相关信息】
   封面: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43
   目录: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53  
   特色: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48
【第一章连载】
概述: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54
核心网: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73
无线网: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80
终端: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93

Q:你是如何接触到LTE技术的?
 A:大家知道,LTE技术是由两大公司来推动的,网络是爱立信,终端是高通。当时我在爱立信公司工作,爱立信比较好的地方是你如果有心,可以了解到很多通信业界的前沿技术,比如HSPA+、EDGE+以及LTE。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LTE的介绍,了解了一下,知道这是未来的方向,并且在2007年出版的书籍中写到了LTE,这应该是我与LTE技术的最早接触了。
  当然,我不是研发人员,所以当时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

 Q:你是什么时候学习LTE的?
 A:接触LTE后,由于我的本职是做WCDMA网络的设计与规划,因此并没有开始学习。
    真正学习LTE是到LTE在全球正式商用后,尤其是在Verizon商用后,感觉LTE技术的发展势头很猛,需要尽快布局,于是从2011年开始正式的学习历程,认真地学习。

 Q:你是怎么学习LTE的?
 A:与学习WCDMA技术不一样,这次我主要通过阅读参考书来学习LTE技术。从2011年到2012年,利用图书馆,在2年间看了20多本有关LTE的书籍,基本上将那两年的LTE书籍一网打尽了。其中,《LTE-UMTS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和《3G演进:HSPA与LTE》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其他很多书就是翻翻了。
    在学习过程中,我把阅读的体会以及书籍的点评也分享出来,专门放在了【读懂通信】网站上。
    后来,有机会参加了爱立信公司组织的LTE培训,得到了相关的培训教材。

 Q:你从事了哪些LTE的相关工作?
 A:随着中国移动TD-LTE试验网的建设,从2011年中,我也逐步参与到LTE的工作上来。
    我的主要工作是LTE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因此会制定各种LTE无线网络的部署方案和解决方案、无线网络的仿真、集中采购的答标,再加上与各地客户的交流,内容非常多。
    到了2012年,还参与了FDD的工作,比如撰写测试规范等等。
    期间,还到深圳、青岛等地考察了TD-LTE网络和设备,并比较早地体验了杭州TD-LTE的网络性能。
  
 Q:你是怎么想到要做LTE培训工作的?
 A:随着LTE技术在全球的商用以及在CDMA区域的快速普及,加上中国移动的TD-LTE试商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LTE学习的行列中。
    我在通信行业这些年,从事的工作离不开培训,很多同仁称呼我时都称为“教授”,也可以说明我培训做得让大家印象深刻。
    作为LTE技术的先学者,利用培训特长,促进大家学习LTE,提升LTE的学习效率,我能,我可以。

 Q:你为什么要写LTE教程?
 A:LTE技术有两大关键技术:OFDM和多天线,学习过程中与这两大关键技术相关的问题最多。遗憾的是,我学习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教材,很多问题都要靠自己去琢磨,学习效率不是很高。
    另外,市面上出版了很多LTE的参考书,内容大同小异,后来我都不点评了,但是一直却没有帮助大家学习的教材。
   在《LTE教程:原理与实现》的前言中,介绍了写作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4 8:31:20编辑过]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3 21:41:06
对TOM老师的能力,个人只能用崇拜来形容,对TOM老师的《LTE教程:原理与实现》,虽然啊第一章未看完,但是我期望的东西都出现了,思维方式也和我学习的思维也极其相似。TOM老师有如此的知识功底,又有高达博士的学位,编著作平达到9本之多。是否考虑著书一本呢?尤其著作一个通信基础相关知识,如卷积,维比特编解码,调制的详解,信道的估计,冲击响应,时域均衡的实现,频域均衡的解析。
目前已经有2条评论    >>> 发表你的见解

Powered by:Old version
Copyright ©2002 - 2019空中接口学园 , 页面执行时间:31.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