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接口学园 》 >> 业界观察 >>>> 如何优化心跳机制 |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04-23 09:16:06 前文介绍了互联网APP的心跳机制以及对移动网络的冲击,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乃至解决这个问题呢? 从互联网APP的角度看,应该区分是移动网络接入还是WLAN接入,智能调整心跳包的发送频率。在移动网络接入时,降低心跳包的发送频率,这样虽然服务器推送的信息会有一些延迟,但是终端更省电,移动网络更稳健。比如旧版QQ的心跳周期为30s,新版QQ为180s,微信为300s,已经呈现出逐步延长的趋势,还可以再调整,直至接近Google原生应用的1680s左右。 目前,互联网APP心跳包的发送频率由APP一手包办,这是不合理的,应该开放给用户进行设置,允许用户在省电和及时等多个场景间切换。 现在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装有多个互联网APP,比如QQ、微信、微博和淘宝等,如果每个APP都发送心跳包,心跳包的发送频率将大幅增加。像微信、QQ等APP,可以考虑联合发送心跳包,这样可以减少不少心跳包。另外如果从操作系统的层面统一心跳包,效果会更好。苹果的IOS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建立了一个位置寄存器APNS,将所有的APP联合起来,统一发送心跳。Android系统其实也可以如法炮制,据称小米手机有意这样做,像阿里OS也应该可以做。运营商自己开发的OS更加应该是这方面的表率。 终端侧的这些做法,将能有效减少心跳包的发送,从而缓解信令风暴。 从网络侧的角度,如果终端发送心跳包是一个既成事实的话,及时进行设备扩容就是势在必行的了。目前看,基站控制器以及核心网的设备受信令风暴的影响大,需要优先扩容。当然,运营商有苦衷,认为是在帮APP打工。但是,运营商也必须明白顺势而为的重要性,与其被动接招,不如早作打算。 什么打算呢?就是宣传从移动网络的角度看,心跳包并不是必须的。利用短消息与APP深度整合,不用心跳包也可以方便地实现APP消息的推送,又节省终端的电力,又避免对移动网络的冲击,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这样釜底抽薪后,心跳机制对移动网络的冲击将是可以控制的了。 -- 作者:JackLin -- 发布时间:2013-04-24 13:01:04 Tom的文章已经在新浪上登出来了 ![]()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04-24 13:29:50 你的眼神不错,不管怎么样,这里总是首发。 BTW,微博一下子收到了100多条@的消息,看来新浪微博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 作者:JackLin -- 发布时间:2013-04-24 17:32:45 对于这样新闻我是很感兴趣的,本来初略一看内容咋那么熟悉,一看到Tom老师的大名就明白了。在新浪还有这样的一遍文章 ![]() 感觉意思也是相近的思想。 不过里面这个有段话理解不好:“事实上,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信令是一种天然的最佳PUSH载体,它不需要任何IP层的收发包(也就不需要TCP连接)就能实现秒级的实时性,最重要的是它没有任何额外的电量负担,手机完全只需处于正常的待机状态。” 这段话里面说信令是一种天然的最佳PUSH载体,意思是指用信令去承载要push的内容吗?是不是适用于GSM,而不适用于WCDMA?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04-24 20:01:10 的确新浪的编辑也给我讲过,两篇文章似乎很像,但是仔细看,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可能我讲得更清晰,更通俗一些吧。 实际上,PUSH信息的最好办法就是寻呼,就是用PCH,就是空中接口学园域名的由来。寻呼之后,发SMS、彩信还是什么的,就看应用了。 目前已经有5条评论 >>> 发表你的见解 |
Powered by:Old version Copyright ©2002 - 2019空中接口学园 , 页面执行时间:31.250毫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