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接口学园 》
>>   PHS技术
>>>>  带内信息(In-band information)趣谈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05-02-05 09:13:04
这是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ID=592引起的一个话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因此专门写一下。
  带内信息(In-band information)实际是一种随路信令,理解它要从POTS系统说起。POTS系统中,当人们在使用电话时,如果交换机有信息(实际上就是信令了)要通知用户,只能用用户能感知的方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一些信号音,也就是前面贴子中zwdu详细介绍的。例如忙音代表对方忙,用户就可以稍后在拨。随着技术的进步,终于我们可以直接听到提示语了,诸如“用户忙,请稍后在拨”。不管怎么样的提示信息,都需要占用业务通道,也就是所谓的带内。
  另外一方面,POTS系统中如果用户有信息要发给交换机,也需要通过交换机能接收的方式。因此,脉冲或DTMF以及闪断(Flash)都是用户发送信息的方式。DTMF更可以应用于交换机发送来电内容。
  带内信息有利有弊,缺点是占用业务通道,优点是可以实现彩铃、彩话等业务。
  以上谈的都是POTS系统,现在大家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与POTS是有差别的,终端可以接收来自系统的信令,发送给系统的信令,按理是不需要带内信息的。不过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和网络互联的需要,因此还是有带内信息的一席之地,也就是In-band information,or appropriate pattern is now available的含义。
  附带说一下,现在空中接口的设计有些还是不够经济,比如对方忙,实际上不需要给带内信息,让终端直接给一个提示就行了。现在的方式太浪费无线资源了。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05-02-16 10:19:38
既然有带内信息,必然也就有带外信息,在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1G)中应用了带外信息,包括6KHz左右的SAT信号和10KHz的ST信号,用于基站和终端之间传递诸如摘机和信号强度等信息。
  按理这些信号也属于人可以感知的范围,不过由于设备处理语音信号时滤波最高频率为3.4KHz,因此带外信息不会被人听到。
  因此,我们发现所谓带内信息,是指频率低于3.4KHz的信号。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由于采用单独的信道如SACCH、FACCH,因此不再使用带外信息。
--  作者:transmit
--  发布时间:2005-02-16 16:27:13
亏园长还记得ST和SAT音。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05-02-16 16:56:07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也是春节没事时翻到的。
--  作者:墨斗鱼
--  发布时间:2005-02-18 13:53:47
谢谢了呀!
目前已经有5条评论    >>> 发表你的见解

Powered by:Old version
Copyright ©2002 - 2019空中接口学园 , 页面执行时间:156.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