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关注公众微信
 读懂通信 LTE学习大使 登陆 搜索

>> 分析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剖析热点话题
空中接口学园技术学习业界观察 → 套餐余量:合约不是王牌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文的第 2307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文章 浏览下一篇主题
 * 主题: 套餐余量:合约不是王牌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tom 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LTE学习大使
  文章:4521
  积分:
  注册:2003-06-10
给tom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tom加入好友 查看tom的个人资料 搜索tom在业界观察的所有文章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tom 引用回复这个文章 回复这个文章楼主
发文心情 套餐余量:合约不是王牌
在发表了有关套餐余量的文章后,看到了一些支持运营商余量月底自动清零的文章。虽然与我的观点不一致,不管怎么样,多角度的观点交锋,总是一件好事,兼听则明。讨论得越热烈,也说明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不过为了反对而反对,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在支持余量月底自动清零文章中提出的不少论点已经被众多网友们反驳了,我也就不展开了。但是有一个观点,就是合约精神,讨论的人不多。我这篇文章就专门讲一下合约精神。

  在一些人眼里,合约精神是他们的王牌,用户只要是对合约的内容有看法,就是不尊重合约,就是没有诚信精神。套餐余量月底自动清零写在合约里了,作为用户的你签了合约,所以套餐余量运营商月底自动清零是应该的,不能更改。

  不用说,我是坚决反对这个观点的。

  大家知道,在签合约时,运营商给的都是格式合同,你不签就用不了。这种情况下,用户的选择余地是很小的,即使对余量月底被自动清零有意见,也无能为力。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哪个用户打破了合约,从而套餐余量月底没有被清零。因此,所谓尊重合约,有诚信精神,用在用户身上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只要哪个用户违反了合约的条款,运营商会停止服务,因此现网的每个合约用户都是合约的遵从者。

  虽然用户是合约的遵从者,但是用户有必要成为合约的捍卫者吗?尤其是当合约有明显地改善的余地?为了体现出诚信精神,因此用户就得带上紧箍咒,连提出一点自己的改进建议都不可以吗?

  运营商都说自己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既然是为客户服务,那么用户的满意程度是很关键了,请问目前这种套餐余量月底自动清零的处理方式用户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如果用户不满意,需不需要改变?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是不需要?不可能?还是不愿意?

  大家不满意就说明不合理,不合理就需要改变,连宪法都可以修正,为什么合约的内容就不能调整呢?合约内容不可调整这种思想太僵化了,与现在的时代简直格格不入。

  其实,运营商需要改变的可能还不止合约的内容。我看到很多网友的评论,大家不满意套餐余量自动清零只是一个方面,其实根源还在套餐内外数据流量的巨大价格差异和数据流量消费的不可控。

  换而言之,大家是不满意运营商现在的计费策略,套餐余量月底清零只是一个引子。

  运营商还是应该动动脑筋,想想用户需要什么,运营商能做些什么,多考虑一下用户的感受吧。

  据称,上海三大运营商以及湖北移动都正在或者准备实施流量季度清零的方法,可以算是迈出了摆脱余量月底自动清零的第一步。不知道支持运营商余量月底自动清零的人怎么看这些运营商,是赞许他们知道变通呢,还是责怪他们立场不够坚定?

----------------------------------------------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14-03-13 09:46:00
  鲜花(0)  鸡蛋(0)
 JackLin 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学长
  文章:353
  积分:
  注册:2012-09-06
给JackLi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JackLin加入好友 查看JackLin的个人资料 搜索JackLin在业界观察的所有文章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JackLin 引用回复这个文章 回复这个文章2
发文心情 
其实说到底就是移动通信流量费用高!

----------------------------------------------
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童。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14-03-13 13:19:13

本主题文章数2,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move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Old version
Copyright ©2002 - 2019空中接口学园 , 页面执行时间:189.453毫秒